| 
				
				 
		  
		目錄第一章  音與響 
				
				  音,分為能令人類聽覺發生聽覺效應的音,及不能令人類聽覺發生效應的音, 
				人類能聽得到的音,一般統稱聲音,人類不能聽得到的聲音,統稱超音波,音是由音波產生的,音波是由物質振動空氣而產生,音波的 
				[頻率(1)] 可由幾赫芝到幾十千赫芝,由 0 至 18 
				赫芝,人類不能聽得到,只可以感覺到空氣在振動,有些動物能聽到,也許是感應到 10 週/秒以下的音,21 
				千赫芝以上的音波人類也是聽不到的, 稱為超聲波,要介紹的是人類聽得到的音域,由 19 週至20.4 千週的聲音. 
				  
				  人類對空氣振動頻率的反應, 由開始聽到有聲音,即聽覺有反應時的這頻率,就是 18 
				赫芝,這時把頻率一直提高,直至人類再不能聽到聲音為止,這時的頻率就是 21 千赫芝, 這 
				18 赫芝產生的聲音,並非每個人都可以聽得到,但的確是有少數人可以聽得到,這些人都是對超低音 (65 週/秒以下的聲音) 
				有特別強而敏感的天生特質,一般人的聽覺, 對超低音而言,是由 20-25 週/秒起開始聽到, 以 [十二音律制(2)] 
				來計算,就是低 32 度的 G# 至 E 音,亦即是大提琴 DOUBLE BASS, 或低音電結他的最粗絃線,所產生的最低 G# 
				音, 至 E 音,通常樂器的最低音是 32Hz 的 C 音及最高音是8372Hz 的 C 音, 超高音的高段, 14 
				千週/秒以上的聲音,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聽得到的,一般來說,十個人中有半個聽不到,上到十八千週/秒的聲音,就十個人中,有一個聽不到了,再高些頻率的聲音,當然是那些得天獨厚的人,才可以聽得到,最高也不會超過 
				21 千週/秒.聲音聽起來,有高低音,有強弱感, 有大細聲,有清晰與混淆,有不同的音色, 
				有原音與再造音,也有軟硬之分,若由音樂理論的角度去看,還有樂音,噪音與和音,除此之外,由音頻而產生的音響效應,有回音,尾音,殘響,共鳴,共振,動感,豐滿,膨漲等, 
				以下是各種音效的淺白解釋.高低音:即音的振動頻率高低,頻率越高,聽覺感受,一般來說,有刺耳的感覺,相反頻率低,有沉悶的感覺,由 
				20 週/秒至 21 千週/秒這音程內,大概可分為三段, 
				這三段分音的頻率,並沒有公式或定律,只是廠家殷應產品本身的特性而定,有些認為中音以下就是低音,中音以上就是高音,中音,就是指樂器發出的中音音程,即是 
				[MIDDLE OCTAVE(3)] 頻率由 C 音 261週/秒至 B 音 493 週/秒,但在電聲音響來講,中音是指由大約 
				250 - 1200 週/秒的音頻,所以,三段分頻器的頻率分割點,低音有些由 250開始,以英國產品為多,有些由 500 
				開始,以美國產品為多.低音 BASS 又以 65 週/秒以下,分為超低音, ULTRA-LOW FREQUENCY, 或以 
				Hi-Fi 述語稱為 SUB-WOOFER, 
				意思是超低音擴音器,照上述的計法,中音以上,就是高音,實際情況並非如此,一般高音揚聲器的特性,最低都由 2 千週/秒起, 
				至五千到七千週/秒,即由高 16 度的 B 音開始至高 32 度 A 音, 七千週/秒以上的頻率稱為超高音, ULTRA-HIHGFREQUENCE 
				,超過 20 千週/秒的頻率, 稱為超音聲頻 ULTRA-SOUND, 超越超聲頻音以上的頻率,稱為超聲波.  |